夏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出现恶性事件?进入夏季,天气炎热。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觉得夏季是病情的平稳期,但从往年的情况来看,夏季反而是一些心脑血管疾病,特别是恶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。
今年夏天天气特别炎热,热的早,气温高;“三伏天”到来后,天气会更加炎热,空气湿度也会随之加大,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这样的天气里,更容易出现头晕、胸闷、心慌气短、多汗等情况,严重的还会导致心梗、脑梗、大血管破裂等,甚至危及生命。
夏季暑邪当令,暑为火热之气所化,伤及人体后容易出现一系列阳热病状。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特别是一些逆肝火盛、肝阳上亢的患者,更容易出现心烦急躁的情况,炎热天气里血压会持续升高;同时,暑热邪气会扰动心神,导致人心神不宁,从而导致心脑血管恶性并发症的发生。
中医认为,汗出得过多则耗气伤津,导致气阴两虚。阴虚则津液不足,血液黏稠度上升;气虚则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不足,血流缓慢,极易形成血栓,造成心梗或脑梗。
夏季除了气候炎热外,热蒸湿动,空气中的湿度增加,暑气常夹杂着湿邪侵犯人体,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,相当一部分人原本就属于痰湿体质,暑天痰湿容易加重,痰湿聚集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或血栓,一旦脱落,就可能造成心梗或脑梗;同时,痰湿还可以导致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降低,造成器官缺氧,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头晕、胸闷、气短,甚至心绞痛发作。
很多患者认为夏天吃中药容易上火,就擅自在夏天停了药。对此,倪文杰表示,中医治病讲究审因论治,天人合一,辨对症、用对药,夏天吃中药有利无害。
<<<在线咨询